close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金水教授和他的夥伴們,在棉花種子中植入特殊功能基因,延緩其細胞分裂,最終育出全新“大個子”基因棉花,棉纖維平均增長3毫米,結鈴率提升20%。這個棉花新品種有望成為我國棉花種植、紡織等產業優化發展的“殺手鐧”。這位致力於讓更多技術服務於生產的專傢提出“退一步”的想法。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台灣電動床工廠xinlang-xinwen)

增加驅動力,不妨“退一步”

“科技中介機構的關鍵角色作用尚未被充分發現。”夏東平說,盡管相關政策環境已經有瞭很大完善,但技術市場開放初期提出的“科技經濟兩張皮”“科技中介服務能力差”“科技中介人才匱乏”等問題依然存在。

“理順信息流,讓生產方和技術方更好地對接,國外的科技服務機構,不僅承擔中介的信息傳輸功能,還有一個功能是‘技術放大’,負責走完校企之間的最後一公裡。”楊金水說,從這一點來看,技術方如果能夠“退一步”,讓渡部分短期利益,或許能加速技術落地開花,研發如果能迅速、準確地從生產和市場中獲得反饋,從長遠來看,益處更大。目前,他所在的課題組與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合作,相關專利權益占比30%。項目已經進入安全性評估等後期環節。

其二是“問答困境”:不少行業企業往往難以找到生產瓶頸中到底需要解決的是什麼,提出的技術問題不得要領,或問錯瞭專業領域對象,導致產學研推進過程中作為回答方的高校專傢,可能也難以回答。“這種信息不對稱,更精確來說,是一種信息冗餘。”韓生認為,這顯然將降低創新技術進入生產一線的效率和效果。

“什麼都不缺”,為難在哪裡?

三值光學計算機專業領域專傢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金翊教授認為,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應註意保持距離感,不矯枉過正。校企合作並非完全融合,不能將大學完全作為企業“研發技術部”,那顯然有違高校作為學術高地,在科研上應有的前沿性和探索性。

有統計顯示,當前,部分高校授權專利使用率不到30%,如何喚醒這七成沉睡專利?似乎應從解開這個“信息不對稱”之結入手。

在這一問題上,原上海技術交易所總裁夏東平談得更為直接:技術、資本、評估、咨詢、市場、政策等等要素、資源現在都不缺,但是要說“這些資源我在平臺上都給你準備好瞭,你來用就行瞭”,讓主要擅長研發的科研機構,或是主要擅長市場的企業自己去尋找、運用這些資源,對絕大多數科研機構和企業,實在是難為他們瞭。

不少人認為,今天的網絡已發展到大數據、雲計算技術時代,通過這些手段可以解決技術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更高效促成技術交易。但應該深思的是,想要通過買賣雙方信息透明對稱實現網上技術交易,幾乎沒有可能。因為成果轉化乃至技術轉移是技術、法律、市場、政策等各方面知識系統運用的復雜過程,此中的具體項目對接,需要靠科技中介機構的技術經紀人與買賣雙方面對面溝通,瞭解買賣雙方的訴求,識別供方技術新穎性和成熟度,以及需方的吸納能力,調解雙方利益矛盾等諸多因素,才能促成項目落地。

舉例來說,2017年初,某公司張先生發現市場上新風系統和空氣凈化器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效果較差,於是準備進入此行業,打造全新產品。找到本市一傢中介服務機構,後者即圍繞幫助其建立新公司,生產新產品的目的展開瞭一系列工作。首先走訪瞭30多傢與“新風系統”有關的生產廠傢進行市場調研,隨後聯系瞭供應商,對接上研發機構,牽上瞭投資機構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最終實現瞭集成創新,幫助客戶成功打造出“新風系統”新產品。新產品公司在2018年實現銷售,這傢中介服務機構也成為該公司的參股人。

“技術服務+股權投資”,這是這傢中介服務咨詢機構走出的一條路,2015年6月運行以來,到2017年底,兩年半促成技術轉移項目對接43項,其中結合技術轉移以自投、他投、聯投和服務入股四種方式投資瞭8個項目(企業)。專傢指出,這一“成交量”在全國來看也是鳳毛麟角,期待更多中介機構在相關政策支持下發揮所長,共同開拓科技服務產業。

“教授們在實驗室裡的成果,是在有限制條件下進行的;對企業來說,重要的是實際生產,這與實驗室‘真空環境’有很大差別,如何精準匹配,將技術創新供需有效銜接,是目前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上海海事大學章學來教授如今也是行業協會——浦東新區新能源協會常務副會長,同時站位校企之間的他深有感觸。產業能級提升對新技術翹首以盼的當下,培養高效、專業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已經迫在眉睫。

首屆上海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論壇召開 部分高校授權專利使用率不到30%

通過近年來的努力,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科研總經費和橫向到款經費持續高速增長,近3年來年均科研總經費近2億元,從企業獲得研發經費占比近70%,科技成果轉化標的額每年超過1500萬元。不過,學校科技處負責人韓生提出兩種情況依然值得深思。其一是“針線問題”:與企業接觸發現,不少廠傢解決生產問題的需求,其核心是一個技術難題,就好比多條線,都在尋找一根針。而科學技術專傢難以海量搜索並發現這些需求,隻可能與少部分有緣找上門來的企業對接,如此,明明優秀的技術創新可以服務更多生產領域而不得,造成無形的技術浪費和人為的重復對接成本。

科技中介機構亟待“領銜主演”


新浪新聞公眾號

原標題:首屆上海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論壇召開 部分高校授權專利使用率不到30%
“企業不知道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教授不知道能為企業做什麼……”日前舉行的首屆上海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論壇上,一位高校科研管理一線的老師“抱怨”:推動技術成果轉化過程中,信息不對稱成為制約更多自主創新成果進入生產並實現價值的主要障礙之一。

台灣電動床工廠
41B05E301CECDD0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電動床工廠
    全站熱搜

    yavsvlhac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